最近在思索一个问题:
为何心理学天天教导人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允许自己普通,不要强迫自己优秀、努力,却还是做不到呢?
这需要看看心理学普及之前我们在被什么引领着。
那就是相反的:“努力才可以成功、付出才有收获、奋斗才有价值、上进才有机会……”
至今也如此,人们把它叫做“正能量”“励志”“积极成功学”,心理从业人员喜欢叫它“心灵鸡汤”。
同时,心理学则提出了另一套体系:要边界清晰、少照顾他人情绪、多关注自己内心,你不努力、不优秀也可以被爱,可以表达对父母的恨,总之——“你,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于是,很多人卡住了,懵圈了,纠结了:“我到底该怎么办?”
常见的纠结有:
究竟让孩子自由还是约束?
究竟报答父母还是划清界限?
究竟发奋图强还是及时行乐?
究竟先满足我的需要还是先照顾他人的需要?
有位妈妈告诉我:“学了几年心理学都不知道怎么养孩子了。”
另一位女士说:“学习心理学成了老公取笑我的理由,总说学那么多还不如原来呢。”
甚至专业心理从业人员也有这些困惑,一边教来访放手,一边对家人苛刻。
那么,究竟如何协调这弥漫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