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校周边的“垃圾食品”总这么受孩子欢迎?

2019-10-25
         为什么学校周边的“垃圾食品”总这么受孩子欢迎?

  本文预计阅读:10分钟

  作者 :冰千里
  来源:冰千里(ID:bingqianli520)

  一米导语:

  孩子总喜欢光顾学校附近的垃圾食品,背后其实隐含了许多心理学知识哦~



  由于工作室楼下分布着两所中学和一所小学,我便可以毫不费力地近距离观察孩子们的各种行为。

  其中,我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学校附近流动小商贩永远是孩子们欢迎的对象,同时也是家长深恶痛绝的对象。

  城市管理部门会定期对其突击清查和驱逐,班主任也时常告诫学生这些“垃圾食品”的危害,几乎每天都有家长跟踪,看看自家孩子有没有碰这些危险东西。

  但这些商贩从来没有消失过,像打游击战一样此起彼伏,方法也越来越多样。我曾亲眼看到在“创城”期间,商贩们各种伪装,在课间通过围栏把食品递给排队的学生。

  当孩子在消费街边食品时,你绝看不出他们吃的是垃圾食品,反而像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场景往往是这样的:

  自行车杂乱无序地靠在马路边,他们或一个人蹲在路边闷头大吃,或叽叽喳喳拿着钱催促老板,或一手拿着烤肠另一只手玩着手机,也有小情侣深情的相互喂着……

  有的女生手拉手边吃边走,有的将鸡柳竹签随手一扔开始追逐打闹,更多的则是互相请客。他们三五成群,盯着彼此挥汗如雨地吞咽,像是一场比赛,趁“呲溜”吸进一口泡面的间隙互相取笑。

  如果这时哪个倒霉蛋被跟踪的家长大声斥责着拽走,其他孩子则会大声起哄,眼睛还时不时地瞄一下周边,看看自己的父母会不会尾随而至,嘴里个个却鼓鼓囊囊,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为什么学校周边的“垃圾食品”总这么受孩子欢迎?


  有几次我忍不住也去买了点“垃圾食品”混迹在他们中间,说实话味道真不咋地,香气太虚伪,但是我的确被那种氛围感染了,每个孩子眼睛都是放光的。


  当时我就想,若让他们的妈妈特别是爷爷奶奶看到,一定妒忌得发疯。因为在自家饭桌上,面对自己精心准备的“满汉全席”,孩子却味同嚼蜡甚至连眼皮都不抬,吃一口像在受罪。

  对此我还真“采访”过几个孩子,问到为何喜欢吃“街头食品”时,答案出奇地一致:

  “因为很快乐啊!”


  是啊,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的吗?由此,我想说,这些食物不是垃圾食品,相反,它们是“快乐食品”。

  你以为给孩子大讲“不卫生”的道理,孩子就会远离“快乐”吗?如果是我,绝不。

  况且这种“垃圾食品”的概念并不是用肉眼直接看出来的,相反,它们的卖相很好,每串麻辣烫都在呼喊:“快来享受我吧!”

  因为你不知道:让孩子们欲罢不能的不是食物,而是快乐的感觉。

  在此,我想引用著名儿童分析师温尼科特的一个词汇:“过渡空间”。

  他说:“我们在哪里度过了大部分的时间做事并从中获得乐趣?为了弄清楚这一点,我们可以想象存在这样一个空间,它既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这是一个‘第三空间’。”

  “过渡空间”在心理学领域一直存在争议,多数人理解为它是“内部现实”与“外部现实”的过渡区域。


为什么学校周边的“垃圾食品”总这么受孩子欢迎?


  在我们的幻想与现实之间需要有一个“缓冲地带”,它连接了内心与现实,起到了某种过渡作用。

  只要过渡空间还能够被人“建立”并加以“使用”,那么,这个人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再通俗点说,至少有一点是这样的:“过渡空间是一个当我们在做一些让自己愉快的事情时所处的场所”。(如此表达就已经大大缩减了其真正内涵,但便于理解)。

  这样一来,你就明白了:“商贩三轮车周边”就是一个过渡空间,他们“吃东西”的整个过程就是某种“过渡现象”。


  文章题目已表明,孩子吃垃圾食品是为了缓解焦虑。这种焦虑的来源其实很明显:

  第一,外部规则实在太多。

  苛刻的规则带来压力,压力引发焦虑。

  今天还看到朋友圈里的一条信息,在强调逼孩子学习的好处。我深感悲哀,当下的教育还需要再次强调吗?整个世界都在让学生做这一件事了,有人还火上浇油。

  可见,广泛的焦虑来自文化。

  不仅仅是学习,其它方面也一样,甚至成了口头禅。你知道在小学、幼儿园门口,家长把孩子送下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不是“再见”,而是“多喝水”。

  就连喝不喝水都变成了口头禅,孩子得被规则成啥样。

  请放心,孩子一定不会多喝水,当然也一定不会少喝,除非有一天他烦了就直接不喝。

  类似的还有“别磨蹭了”“上课要认真听讲”“注意安全”“多穿点儿”。

  说这些口头禅的家长谁也不会真的在意效果,重点是“说过了”,代表潜意识就满足了。

  潜台词是:“反正我告诉你了”“出了事可别怪我没提醒”,再直白点就是“我可没什么责任”。

  所以,每当孩子有啥事,很多家长第一句话便是:“我早就和你说过……”

  由此可见,制造焦虑的规则已演变成生活常态。


为什么学校周边的“垃圾食品”总这么受孩子欢迎?


  第二,冲突越来越大。

  内心希望的样子和现实真实的样子差距越来越大,这会加重焦虑。

  记得原来有这么一句话:“小时候梦想当画家,长大了却在扫大街;小时候想当飞行员,长大后在开出租车,梦想和现实总是遥不可及。

  对当下孩子来说,快乐时光是考试之后、是没作业的假期。为何如此?因为太稀缺,因为现实太繁重,这便是冲突。

  当一个人“愿意做”和“应该做”冲突越大,焦虑也越大。

  如今孩子自己都把愿意学习和应该学习搞混淆了,到我这里来的孩子都深信学习是唯一的出路。

  当把鸡蛋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时候,你的人格就越容易碎掉。

  第三,“二次焦虑”的产生。

  意思是当人们试图解决焦虑不但徒劳无功,反而更加重了焦虑感。

  比如孩子因为一件事而懊恼,你若说“我早就和你说过”之类的话,二次焦虑立刻就会产生。

  这件事包括很多:考试考砸、丢了东西、作业没写完、弄脏了衣服、被老师批评、和同学闹矛盾,等等。

  当孩子向你诉说就是他在试图化解焦虑,你的否定贬低讽刺训斥则会让他产生“二次焦虑”。

  二次焦虑的产生比初始焦虑更加危险,孩子立刻会体验到羞耻、内疚、自卑。

  当一个人因为他人经常有二次焦虑,他就失去了倾诉的能力。

  因此,当规则太多、冲突太大、二次焦虑越来越多,人会有失控感,对未来会有更多的不确定。

  这个时候,人会本能地建立“过渡空间”来缓解这糟糕的失控感。



  过渡空间并不仅仅是一个场所,而是一种氛围、一个过程、一种体验、一种感受。

  它们往往有以下特点:

  第一,很容易得到。

  比起承诺,人们更愿意抓住当下容易获得的东西。

  比如:

  当你饿了两天,一定抓起身边的白米饭,而不是等待高级牛排;

  当你工作忙碌,一定拿起手机叫外卖,而不是去街对面餐馆;

  当你暴怒,会立刻拿起你手头的东西摔掉,而不是跑到另一个房间选择更便宜的东西。

  学校周边的“垃圾食品”就满足了学生的“易得性”,一切都是顺路而已,需要做的就是停下自行车。


       为什么学校周边的“垃圾食品”总这么受孩子欢迎?


  第二,自由自在。

  你是充分“自由的”,这是放下所有社会身份全然做自己的地方。

  我有位朋友为搞项目常常宴请客户,他有个奇怪的习惯,每次从豪华酒店出来后,总找个街边地摊,脱下西装甩开腮帮子“呲溜”一碗面。

  事实上,这碗面就相当于学生的“垃圾食品”,这地摊就是独属于他的“过渡空间”。

  在这里,他是充分自由的,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这和学生们享受“垃圾食品”是一样的,没人管你是班级第几名,是不是班长,也没人在乎你的姿势是否礼貌,更没人告诉你多吃蔬菜少食肉、喝点稀饭有营养。

  有的只是自由,全然地自在,毫无压力地投入。

  第三,集体认同感。

  我很少见到一个学生在一辆三轮车旁孤独地享受美食,而是三五成群甚至半个班级同学一起进行,就算是互不认识,但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

  更重要的,大家有着相同的体验。

  成年人也是,内心不痛快会选择打牌、喝酒、逛街、K歌,往往也是结伴而行,最好对方也是牢骚满腹。

  选择去寺庙、去教会、去集市更是如此,和你相似的人越多,你的焦虑降低得越快。

  就好像你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结果发现好几个朋友也都做过类似的“蠢事”,你的羞耻感立马就能缓解。

  正如当你意识到变老的不是你一个人,而是整个一代人陪你一起老去,一定会缓解你的死亡焦虑。

  一群人创造的空间也是过渡空间,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平等”和“互相认同”,你并不孤独。


  由此可见,过渡空间是良性的中间地带,是一个缓冲区域,缓冲的是现实的无奈,让人补充能量,之后重新回归生活。

  孩子们也是,他们消费完快乐的“垃圾食品”,依依不舍三三两两散去,再次回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规则之中,翻开课本开始复习。

  但这种快乐感会持续很久。

  因为“瞒着父母,做了他们不喜欢的事情”,这本身就很爽。其次,这种感觉在明天或随后几天“还会再来”。

  一个东西之所以存在且昌盛不衰,一定有它的心理意义,家长们想想自己学生年代街边美食对你的诱惑,就能理解孩子了。

  进一步说,“过渡空间”意义重大,直接牵扯到“分离与独立”。

  有谁不是一边遵守着各种规则,又在不断突破规则呢?就算是最顺从的孩子也一定有过反抗念头。

  这种突破与反抗就是和父母分离的过程,分离得越彻底,人格越独立,过渡空间的作用也就只是“过渡”作用。

  否则就很容易陷入“过渡空间”出不来,各种“成瘾”便是如此,人们不再具备建立“过渡空间”的能力,而是直接进入幻想,拒绝现实。

  因此,过渡空间的最终作用就是成长与整合。


为什么学校周边的“垃圾食品”总这么受孩子欢迎?


  尊重别人的过渡空间,就是对这个人的深度理解,就算你不屑一顾,至少要做到不打击、不讽刺。

  可能你的伴侣会打牌、购物、旅行、钓鱼,甚至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如吸烟、喝酒、打游戏,他们的意义和有些喜欢心理学的人频频买书、购课道理是一样的。

  很大程度上,亲密关系能否持久,在于你们能否接纳彼此所使用的“过渡空间”。

  最终你便可以理解,在内心深处,孩子们喜欢垃圾食品,和在异乡漂泊的旅人吃到家乡菜的感觉是一样的。

  最后,你若还是坚持拒绝孩子碰这些垃圾食品,你就要把饭菜做成符合他们需要的“快乐感觉”。

  那么,你有属于自己的“过渡空间”吗?它是如何陪你度过那些忧伤岁月的?有人能够理解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小编有话说

  本章的最后讲的很好,一个人总得有自己的一个小“兴趣”,通过这个兴趣我们可以处理掉日常生活的许多苦闷与压力,然后重新对待世界以热情与微笑。

  作者:冰千里,资深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暖又孤独的老男人,研究亲密关系、个人成长,接受网络咨询,公众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为什么学校周边的“垃圾食品”总这么受孩子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