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吐槽中国教育: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2019-11-14



  本文预计阅读:6分钟


  作者 :小树妈妈

  来源: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

  一米导语:

  人之所以审美,除了愉悦自己的目的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


  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到马云参加2019国际校长联盟大会的一段演讲,觉得他的观点很有意思,跟很多父母传统观念不太一样。




  他说:

  不同年龄要有不同的教育重点。

  从幼儿园开始,就要给孩子种下文化的种子,学习琴棋书画。

  小学要培养的是价值观,做人的道理。

  初中强制要有一些记忆,初中孩子最活跃,要培养纪律性。

  高中一定要找到未来的兴趣……

  马云之所以提议把琴棋书画这类艺术学习放在孩子的黄金年龄,是因为他觉得,“唱歌能够通向灵魂,舞蹈能够懂得节奏,画画能够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这些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更加巨大。

  这种观点我其实是很赞同的,之前身边很多朋友问过我什么时候给孩子报艺术类的兴趣班。

  我回答幼儿园阶段就可以让孩子接触了。

  也常被朋友调侃“学太早给孩子太大压力了吧”、“学太早好像没什么用”。

  不过我觉得让孩子接触艺术,是件很自然的事情。

  并不是一定要求孩子将来成名成家,或者以后作为“特长”“艺考”的加分项。

  只是觉得艺术能够大大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审美体验。

  这些看似“压力”和“无用”的东西,就像是一笔巨额的存款,让孩子以后的人生,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它带来的丰厚利润和回报。

  

  审美,能唤醒孩子的生命力

  梁晓声曾说过一句话: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其实,通过艺术培养孩子的审美也一样。

  我们能从肉眼看到的,常常是审美对一个人穿衣打扮、选择商品的影响。

  事实上,审美,对一个人的精神,有着巨大的滋养作用。

  记得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来自中国的二胎妈妈周轶君跟着孩子们去了养老院。

  在那里,孩子们和老人一起画画。

  在画之前,周轶君不自信地说:“我不太会画画。”

  当画完一个孩子的侧脸人像时,她又自嘲道:“这是我第一次画一个人像。”




  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旁边的芬兰老人,老人全神贯注、很投入地一边观察一边作画。

  这时,周轶君忍不住问:“你原来学过画画吗?”

  老人很自信地答:“我没学过画画,但是我喜欢画画,我从小就喜欢画画。”




  同行的芬兰老师解释说:“每个人都可以画画,因为画画不是为了彼此竞争,是为了用更有创意的方式去看待事物,是为了在纸上自由的表达自己。”




  听了老师的话,周轶君竟然感动到哭。

  艺术类的东西,不是无用,而是很多人难以“致用”。

  周老师把画画这种审美艺术,理解成了固定的技能和技巧,这和我们从小接受的“实用”论不无关系。

  而荷兰老人却认为:艺术是为了让我们在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同时,表达自己,释放和寄托情感。

  当一个人,拥有深层次的审美能力时,他能感受到,来自艺术这种形式的安慰和滋养。

  这就像当我们伤心郁闷时,一场治愈的电影,能激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找到自己。

  当我们开心时,一曲欢快的乐曲,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多彩。

  当生活平淡乏味时,一支舞蹈,可能焕发我们对生活新的热情。

  生命的能量,不光要迸发在此刻,更要为下一刻蓄积能量。

  我们带孩子看那些“难懂”的名画展览,带他们听名家音乐会,不是为了让他们“懂”,而是希望,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看,去感受,去思考。

  这些“无用的东西”,能唤醒孩子的感官,丰富他们的审美力,激发他们的生命力。

  

  审美力差的孩子,学习也会受影响

  审美,是孩子分辨美丑的综合能力。

  美,不光有外在美,更多的时候,是内在美。

  我的一个邻居,曾做了多年中学老师,聊起孩子们学习的事,她说:

  “很多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但悟性真是不一样。

  就说同样都是《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有的孩子,理解背诵起来很快,他觉得这个诗特别美。




  有点孩子反复背,写很多遍也是磕磕绊绊,觉得又拗口又难。”

  这里说的“悟性”,其实就是一个孩子内在对美的感知能力。

  内在感知力强的孩子,读几遍可能就能感受到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意蕴美。

  审美力不够的孩子,不光在视听上难以体会到外在美,内在美的内涵,也难以触及到他们的心灵。


  这样的孩子,你很难说他不够“聪明”,可总显得有那么些“钝”。

  审美,是一个人对声、光、色、形、善、恶美丑的综合鉴赏能力。

  那些艺术类的课程,除了能让孩子用眼睛捕捉到悦目的色彩,用耳朵感受到动人的曲调,更重要的是,能在孩子心里,种下分辨善恶美丑的深度感知能力。

  

  审美,是一种被熏陶出来的直觉

  孩子的审美力,从来就不是天生的。

  就像马云所说:“艺术是关乎生命审美的教育,要趁早开展。”

  除了从艺术课程中学习审美,那些在生活环境里处处能感受到美的孩子,长大后审美自然也不会差。

  曾听过一个关于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

  

  大师王国维邀请溥仪到家里做客。

  王国维非常喜欢文物收藏,饭后,他兴致勃勃地把自己收藏的文物,拿出来让溥仪看。

  谁料,溥仪只看了几眼,就告诉王国维说,是赝品。

  王国维听后,有了心结,那可都是他花大价钱买的。

  可当他找文物专家鉴定后,结果却和溥仪说的一致。

  等溥仪再次来做客时,王国维向他请教鉴宝的方法。

  溥仪说,其实自己也不知道真假,只是感觉“这些跟我小时候家里的不一样”。




  《人生第一课》中说:

  好的熏陶濡染,不是教科书,不是课堂,也不是父母时刻的耳提面命,更不是挥舞的棍棒,但它却像空气一样,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渗透力,影响力往往胜过其他有形的教育手段。

  从小生活在皇宫的溥仪,眼见之处,手摸之处,都是精雕细琢的顶级国宝,哪里需要学习鉴宝能力呢?

  对真假美丑的感知,早已在成长过程中,刻进了他的直觉里。

  孩子的审美,在父母对待生活日常的样子里,在父母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里。

  我们虽然不能给孩子溥仪那样遍及珍宝的生活环境,可朴素整洁、松弛有度的生活里,依然会在孩子心里,栽出芳香的花朵。

  

  创造条件,让孩子去感悟,去欣赏

  曾听人说“千万不要在垃圾堆里养孩子”,孩子不是禽鸟,他们没有选择好环境“择木而居”的能力。

  而父母,就要创造这个环境,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感悟,去欣赏那些美好的东西。

  因为,审美说到底,是一种对美的领会和感悟。




  一个孩子,拥有了审美力,就拥有了发现美的眼睛,感悟美的能力,分辨美丑的直觉,更有拥有了创造美好的能力。

  福楼拜曾说:“一个真正的贵族不在他生来就是一个贵族,而在他直到去世仍保持着贵族的风采和尊严。”

  拥有审美力的人,在纷杂浮躁的社会,懂得独立思考,不轻信不狂热。

  即使深陷生活的泥潭,也会用柔软又固执的姿态,保持高洁的灵魂和高贵的仪态,不轻言放弃。

  一个孩子,能真正优雅又美丽地走完一生,好的审美力,不可或缺,这将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高贵的社交气质。



  小编有话说

  在这个一切都能拿来娱乐消费的世界,越来越多人以丑为美。尽管很多家长帮孩子报了美术班、歌唱班,但是他们追求的不是艺术与审美,而是职业技能,这样的出发点也许并不能提升孩子的审美。

马云吐槽中国教育: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