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只屎壳郎:“我希望我的母亲不再喂我吃屎”

2020-03-20

(识别关注,回复“爱一米,爱读书”,免费领取21本心理学好书!)


 

 01 

假如我是一只屎壳郎


大家好,我是一只屎壳郎,你也可以叫我蜣螂或者圣甲虫。



不得不承认,这个身份还是让我有很多压力——我黑不溜秋的外形、让人不舒服的名字,以及我的生活环境。


尤其是,我每天要消化掉的“生活必需品”——粪便。


是的,我知道,粪便也是你的生活必需品,只不过,你们是为了排泄,而我是为了吃饭。


也正是我的习性,我还是一个非常孤独的屎壳郎。


因为从小到大,我身边的小伙伴都嫌弃我口臭。



甚至有的同学呼吁大家不要和我玩,说我是个傻子,因为我满脑子都装满了**。


就连老师也很少点名让我回答问题,因为只要我一说话,空气就会变得特别。


所以,自我上小学后,我常常会在饭桌上对着母亲发脾气。


在这件事情上,我真的要夸夸我的母亲,因为她真的很爱我,她不会因为我发脾气而不理我,她总是非常有耐心。


我知道,其实她也是为我好,毕竟如果我不吃屎,我就长不大,我会营养不良,甚至死掉。


她常常会和我说:“傻孩子,别闹了。妈妈当年不也是这么过来的,你看我现在,不也过得很好吗?”


对于这句话我总是无法反驳,可是我真的不想吃。


我想要朋友,我不想被嘲笑,我想……不那么出众。


这时,妈妈又会开始讲那个已经说了上百次的大道理:


“傻孩子,你不需要为自己的身份感到难过。要知道,我们可是全昆虫界最大力的昆虫,我们可以举起比自身重量1000倍的物体,其他虫都羡慕着我们呢”。


“我们还是公认的大自然清洁工,要知道,这可是一份公务员工作,只有我们可以担任这份工作。你长大之后也根本不需要愁找工作的问题,你看看现在的社会,到处是弱肉强食。这不,就在上星期,你隔壁的毛毛虫阿姨就被一只没找到工作的螳螂给吃了!”


“所以,当屎壳郎多好呀!”


每到这里,我都会对母亲说:“可是我不想当公务员,我想当一名歌手呀!”



我不喜欢吃屎!我喜欢唱歌!


我最喜欢的就是赵传的那首《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


“啪!”一个耳光无声的扇在我的脸上,我感觉不到疼,我只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萦绕:


“难道你忘了你的父亲是怎么死的了吗?他当年要不是为了救那个不愿吃粪便而吃草,导致身体虚弱休克的屎壳郎,他就不会遇到那场意外!”


……………………


沉默。


我屈服了,我还是当上了一只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屎壳郎。


我过着其他屎壳郎一样的生活,直到那一天——


“潮鈅您好,您被媒体称为史上最美屎壳郎成功出道,大家都说你很幸运,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其实,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母亲。她当年一直坚持只吃草,因为她始终坚信她可以战胜命运。”


“尽管她因此差点休克而死,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结果在她生下我之后,似乎发生了基因突变,并且把能吃草的能力遗传给了我”。


“所以我从小才能保持这么好的身材。也是妈妈的行为让我也坚信,只要不放弃,世界上是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02 

“不听话”的屎壳郎宝宝

与委屈的屎壳郎妈妈


其实,这是一篇隐含了许多寓意的小故事。


例如,里面的屎壳郎妈妈,寓意着现实中,常常把“自己认为理所当然、认为好的东西,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妈妈。


“屎壳郎妈妈”往往有两大名言:“妈妈都是为了你好”,以及“妈妈都是这样过来的”


以我自身的栗子来说:


小时候我有一段时间都在咳嗽,于是我妈便去请了一位神婆为我“驱邪”。


而驱邪的方法也很简单:把一张符箓烧掉,把纸灰倒入水里,搅拌均匀后喝掉。



面对着那一杯“纸灰水”,我妈对我说:“这都是为了你好”。


又例如,小学时候,我们不想穿“秋裤”,因为我们不想被同学看不起,而我们的父母要求我们穿时就会说:“这都是为了你好”。



再例如,中学,我们每天日复一日的刷题,生活枯燥乏味,这时父母就会和我们说:“爸爸妈妈都是这样过来的”。


又比如,在故事中,屎壳郎妈妈认为屎壳郎宝宝要去当“公务员”一样。


现实中有多少父母在孩子一出生便开始包办孩子的未来,例如希望孩子成为老师、医生等等。


就如同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孙杨”事件。


许多人都认为“孙杨”之所以落得这样的下场,与她妈妈包办一切的行为脱不了关系。


在几年前,一位非常出名的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他在毕业后拒绝了麻省理工大学的邀请,而选择了出家。


他说:“我前面的人生都在日复一日地刷题,我承受着来自父母的期盼、世俗的眼光、同龄人的敬而远之等各种压力。我时常会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所以,很多人说:“屎壳郎妈妈”的本质就是“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


而“屎壳郎宝宝”的反抗方式一般是:“离家出走”。


例如有很多孩子在高考后,都会选择报考离家最远的学校,只为了能远离父母。


或者,在毕业后,宁愿流浪他乡,也不愿回老家过上安安稳稳的生活。


可是屎壳郎妈妈也很委屈啊!


穿秋裤不好吗?督促孩子学习有错吗?当个老师不香吗?


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能理解自己的“爱”呢?


就如同故事中,明明妈妈只是想让孩子吃多点饭、身体健康,可屎壳郎宝宝却认为,妈妈就是在“以爱的名义喂自己吃屎”。


为什么孩子与父母间总是这么难互相理解呢?


也许,孩子总是不能理解你的爱,正如同,你不理解:“极爱往往不能温暖人,而会伤害到人,尤其是极爱往往还伴随着极恨”


 

 03 

爱恨相织


也许很多人会不认同:“世界上哪有父母会恨自己的孩子的”。


可是我们的社会有“孤儿所”,有“福利院”,我们还有一个词语叫做:“重男轻女”。



不得不承认,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是“爱恨交织”的


有这么一个经典的例子:


有一个妈妈,她很不想要孩子,因为她非常怕疼。


可是丈夫和公公婆婆催的很紧。


为了表达对丈夫的爱,她还是生了一个女儿。


这位母亲很疼这个孩子,从小到大便给孩子各种好吃的,好玩的。


也不让她做家务,她只希望女儿能开开心心的过每一天。


也许,如果你是这位女儿,真的会很开心。


可事实上,这位女儿并不开心,因为她有点胖。


她患上了厌食症。


女儿对心理医生说:“其实,有时候我会想,要不是我妈总是惯着我,让我不停地吃东西,我就不会这么胖,每次想到这我就觉得很恨她,可是又会觉得很内疚”。


可以看到,这位母亲很爱她的女儿,那么“恨”在哪里呢?


如果你了解过一个词语——“反向作用”,兴许你便明白了。



反向作用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基本心理防御机制”,也是家庭里面最容易出现的一种防御机制。


它的含义是:个人采取一种与原意相反的行动来控制内心的焦虑。


在《革命时期的爱情》中,王小波写道:“对于不能恨的人,我只能用爱来化解仇恨。”


这就是典型的反向作用。


这位妈妈对女儿的恨来自于:她一开始就不想要孩子,所以她对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抱着一种“埋怨”的。


可是我们的传统观念,或者说她的超我并不允许她表达这种“埋怨”。


于是,她便用“宠溺”来代替了这种“埋怨”。


她让孩子变得很胖,让孩子因此感到难过,从而表达自己的“埋怨”。


那么,当我们再说“我都是为了孩子好,我只是爱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


“我们也许是表达了爱,可是我们的恨呢?它在哪被表达了呢?”


也许,爱与恨已经被一起表达了,我们无意间伤害了孩子。


就如同,其实孩子才是家庭里最常使用“反向作用”的人。


例如,如果父母对孩子特别严厉,孩子一表示反对或一不听话就遭到严厉惩罚。


这样严厉的家庭,我相信在生活中多不胜数。


在这些父母的眼中,也许也只是希望孩子能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有自控力。


但是,孩子却不是这么想,他们看到的只有一个“整天骂自己的父母”。


于是就会形成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本来是对父母不满,但却表现的是责备自己。这种心理机制可以保护一个人少挨父母的责骂。


但是,这也会导致孩子变得“胆小”、自尊水平低下,因为他们总是把错误归结于自己身上。


这样的性格十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04 

孩子和父母最大的矛盾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想说,孩子和父母最大的矛盾在于:


两者经常是“鸡同鸭讲”。



对于孩子,无论是他们的语言,还是行为,其实往往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


他开心了,他兴奋了,他感觉好奇了……

他生气了,他不开心了,他受委屈了……


而情绪的背后,一定是“与父母相关的愿望”:


我开心了,我希望父母也能为我感到开心;我难过了,我希望父母也会为我而难过;我生气了,我希望父母能重新变成“完美的父母”。


可很多时候,父母不太理解孩子的这个“表达习惯”,因为父母的语言,或者行为,往往习惯表达“要求”,而且一般是“我要”,而不是“孩子要”:


孩子又在闹脾气,我又要哄她了;孩子又在和自己对着干,我又要教训教训他了;孩子又开始拖拉,我又要去督促他;孩子不吃饭,我要想办法让他吃多点;孩子不爱看书,我要帮助他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正是“我希望”和“我要”的冲突,导致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经常出现“信息传达不准确”的现象。


作为孩子,他们需要被满足的是“我要”,可得到的往往是父母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你要”。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的是“听话的孩子”,可往往得到的是不受管控的孩子。


于是,双方都失去了耐心,两者无法沟通,问题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