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 一个讨论死亡与怀旧的时刻

2020-04-03

(识别关注,回复“爱一米,爱读书”,免费领取21本心理学好书!)

一米公众号新增“树洞”功能。

欢迎大家把你生活的点滴,你的感悟,你的心情……宣泄出来。

也许,你并不会收到回复,因为就像真正的树洞一样,你的声音将会石沉大海,再没有回音。但也可能会有惊喜哦!

本文预计阅读:12分钟


导语:


清明节将至最近阴雨绵绵的天气,也真的很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境。

相信提到清明节,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起自己已故的亲人


也许我们还清晰地记得他们的容貌、声音、气味,他们喜欢吃的饭菜,最喜欢的花,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最喜欢听的歌……想着想着,我们不禁感到温馨、感动。

又或者,我们已经遗忘了许多关于他们的记忆,但我们始终记得他们离开我们时的五味杂陈。


这种复杂的情绪,便是“怀旧”,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亲人的离世”,也就是“死亡”

“死亡”与“怀旧”是清明的主题,所以,我认为清明节最大的意义在于,每一年总会有一天让我们有机会缅怀过去,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死亡。

例如,我们回到乡下,经过那些熟悉的街道、楼房,来到墓前;我们清理仙人的墓碑,扫除落叶,拔掉杂草;我们带上了鲜果、烧肉、香火,开始祭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和我们的故人对话,回忆过去一起生活的时光,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思念,宣泄我们的情绪……

完成这些“仪式”后,我们便开始从过去回到现实,我们和同行的亲戚好友交谈、吃饭、打麻将。

这便是清明节,这便是我们抚平心中伤痛的方式。

但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在做完上面的一系列“仪式”之后,情绪便能恢复。

他们可能还是会沉浸在过去,沉浸在悲伤当中,甚至有的人会意识到死亡离自己很近。

刚好,怀旧与死亡也是我们心灵成长中需要面对的两个个重要话题,今天借此机会,我想好好来聊一聊。


 

 01 

我们都会有想讨论“死亡”的时候


曾经有一位来访者分享道:
“我以前从来没有思考过死亡,我觉得这个东西离我好远好远。但是,自从我到了30岁,并且经历了父亲的离世后,我就一直感觉,死亡其实离我很近。我甚至会感觉到害怕,害怕可能突然有一天,我也会离开这个世界。我很想找一个人讨论。可是身边的同龄人都还忙着打拼,几乎没有人愿意和我谈这么深刻的话题”。


又有一次,我去到一个山区支教,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同行的一位老师,他准备了一个以“死亡”为主题的课件,而教授的对象是一群三年的小学生。

本想着这么深奥的主题,对于这群天真浪漫的小孩来说,也许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

可结果却是出人意料,这些小朋友非常好奇,而且还有很多自己的思考。30来人的班级里,几乎齐刷刷的举起了60双小手,他们甚至开始忍不住私下讨论了起来,场面热烈到几乎失控。



这两个经历,让我感觉,上到70岁的老人家,下到7、8岁的小孩子,也许都需要好好讨论一下“死亡”。

尤其是,当死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就如同疫情期间,有许多人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因此,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好好讨论一下死亡。


 

 02 

死亡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我们之所以会害怕死亡,是因为死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未知的东西,我们的一切恐惧都源自于“未知”。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首先便要思考,“死亡到底是什么?”

许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致的回答:死亡其实就是“丧失”,一种彻底的丧失。
例如上面提到的“亲人的丧失”,这种丧失使得尽管死亡不是发身在我们自己身上,也足以让我们产生深深地恐惧。


但我认为,最让我们恐惧的丧失是:“丧失自我意识”。

我们知道,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拥有“自我意识”,我们具有自主能动性,可以主动的认识与改造世界。

这也是我们最在乎的东西——我能主宰我自己的思想、行为,我是我自己的统治者。

死亡的不可控恰恰会威胁到我们的这种“控制感”。

于是,便会有人开始认为:“既然我们的结局注定了是要消失,那么我们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

也便引出了我们第二个思考,“死亡对我们的意义”

其实死亡对于我们的意义非常简单,那就是它时刻警醒着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这很容易理解,但却很难让人接受,因为没有人能接受:“就为了警醒我们珍惜时光,就必须要面对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结局。而且就算我们珍惜时光,这个结局也不会改变”。

对此,我想引用“飞蛾扑火”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告诉已经回答了我们两个问题:

第一个,在死亡面前,我们不是完全没有控制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