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一米心理问答室第73期。
本期由一米心理创始人巩梅老师回答。
如果您有自己的困惑,可以在一米心理公众号下方菜单找到“向米提问”。
如果您的问题被选中,我们将在下一期一米心理问答室中为大家呈现。
匿名问题:
爷爷奶奶带孩子,孩子被惯坏了,家庭教育出现危机,作为父母的我们该怎么办?
咨询师回复:
经常有学员抱怨道:“平常上下班没时间,孩子只能交给婆婆负责,但是婆婆的教育让是总是让我很不满。因为她特别宠孩子,孩子被宠的无法无天,整天在家大吵大闹,要这要那的,性格变得非常跋扈。”
这就属于典型的隔代教育冲突。
今天就带大家探讨一下隔代教育中的冲突,到底该如何化解?
01
隔代教育的利弊
我们一提到隔代教育,可能第一反应就会想到其弊端。
事实上,隔代教育也有一些优势。
1.老人有时间,有耐心,更宽容,与孩子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2. 老人有独特的智慧和才能以及丰富的阅历,有利于促进孩子心理稳定发展。
3.老人有抚育孩子的实践经验。
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百依百顺的溺爱是隔代教育的最大弊端。
出于爱的补偿心理, 老人年轻时往往也因工作繁忙而对自己的孩子照顾不周, 这一切使老人们心存内疚。
当他们迎来第三代时, 对其倍加呵护, 认为照顾好孙儿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过犹不及,形成溺爱。
对孩子溺爱,过度纵容,所伴随而来的是诸多问题:
在性格上,孩子会逐渐变得懒散,过分依赖,缺乏独立性;
变得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
对孩子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亲子情感上,老人在教育要求的把握上,容易与父母产生不一致。
对家庭规则遵守和好习惯的培养产生破坏性的作用。
同时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呵护和溺爱与父母的严厉批评形成对比,使得孩子与父母产生对立的情感,从而产生“亲子隔阂”,使正常的亲子教育难以进行。
在家庭关系的和谐上,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老人帮助父母对孩子实施抚养与教育。
一旦教育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如果两代人各执一词,缺乏有效的沟通与理解,会引起双方的争执与矛盾,进而影响家庭中的和谐关系。
02
隔代教育冲突产生的原因
1. 两代人的教育观念的不一致
生活中我们是否常会遇到这样的几种场景:
小孩子在玩游戏时,不小心摔跤了,孩子“哇哇”大哭,老人家赶忙 “安慰”孩子:“都怪这个地板不好,我们去打地板。”
孩子拿着水杯,晃晃悠悠跑到饮水机前接水,此时奶奶见状,一把夺过孩子的水杯,将孩子抱回沙发。
并且解释说:“孩子还是太小了,能不让他做,就尽量不让他做。”
当孩子想要买一些东西,而父母不允许的时候。此时,老人家可能会说:“我帮你买,不要告诉你妈妈”。
祖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极易放低对孩子的要求,由于心疼孩子而无原则地宠爱孩子,这个时候老人和年轻父母教育理念有所不同。
很多年轻父母就苦恼于如何去让老人家按照他们的理念去育儿,而在这个过程中极易产生隔代教育的冲突。
2.作为父母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曾经接触过一个这样的个案:
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不爱学习,父母焦急地找到了我,希望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与父母交谈过程中了解到,他们认为孩子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学习习惯没培养好。
他们谈道:平时很忙,只有在周末能陪孩子,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看管。
他们会合理地规划孩子的时间,当孩子放学,完成作业时,会给孩子一定的娱乐时间,并且规定孩子的洗澡时间及睡觉时间。
而后他们发现问题在于爷爷奶奶宠溺孩子,许多制定的规则不执行,甚至作业都很难按时完成,学习习惯差,成绩一落千丈,产生厌学情绪。
也因为此事,经常训斥孩子、“批评”爷爷奶奶。
两天的时间在养成习惯,五天的时间在破坏习惯。
仅仅通过训斥帮助孩子养成一个长期的习惯,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作为父母,自身未能担负应有的教育责任,将养育和教育的责任都放在爷爷奶奶的身上。
又希望看到孩子成为自己所期望的“模样”,而事实却远不如人意,此时隔代教育冲突
就爆发了。
03
如何化解隔代教育中的冲突
1.作为老人,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做到不越位
老人应支持子女的教育,当好子女的教育参谋;
不与子女抢教育权;在教育观念上与子女保持一致; 不用“经验”代替“科学”。
同时,作为教育的一方,老人也应提升自身素质,学习科学的隔代教育方法。
2.父母应增强责任感,明确隔代教育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
对于老人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应平静地指出,尊重他们的养育方式,而非妄加指责;
帮助老人放松或减轻带孩子时的思想包袱,让老人大胆地带孩子;
给老人安排一些教育任务,嘱咐老人每天安排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事,主动为老人创造学习育儿知识的条件和环境。
同时,双方还应牢记良好沟通的重要性,建立融洽的两代关系。
最后,如果隔代教育对孩子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矛盾很难化解,请及时停止隔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