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年跨地域心理成长之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022-04-13

作者:小群子(一米特约作者,一米签约咨询师合伙人,在心理之路上不断探索,持续精进成长。

本期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她自己心灵的成长之路。)

 

“前言”

 

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我看到,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花。每一个生命,都以它独特的姿态蓬勃生长,绽放在天地之间。不辜负春天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荒度。

 

我在这个春天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以一颗谦卑的心浸泡在心理学领域里:持续接个案,写文案,打磨青少年心理成长课程,举办读书会.....

 

因为机构在广州,我每周往返于两地城市之间。这样的模式,从2019年就开始了。

 

当时是珠海的朋友介绍来这里学习,据她了解到的信息,这个机构的师资是实力派。起初我并没有想着一定要从事这个行业,想着先学习感受一下。

 

因为心理学与我从事的人力资源工作息息相关,若能系统地学习,对自己的帮助是极大的。

 

先是从心理学基础开始,接着是研修班,再到成为一米的签约合伙人。

 

在这三年里,理念先行,实践验证。如果不是自己觉到、悟到的,任何人给不了自己,给了自己也拿不住。

 

只有自己觉到、悟到的,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自己的。

 


是的,我感受到了变化。身心灵被滋养到了。指身体,指心理和情绪,指潜意识。 

 

换言之,身心灵分别指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如果用一栋房子来比喻的话,就是房子的框架,结构本身,是硬件部分;是房子的装潢、色调、家具等软装部分。

 

代表房子的空间。没有空间,人住不进来,东西也放不下。更重要的是,空间感决定了这间房子是否舒适。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史蒂芬·吉利根说:如果没有身体的佐证,一个道理对你而言就可以说是一个谎言。因为,身体层面的意识,要远比头脑层面的意识更为真实。

 

我们的欢乐与痛苦,都必然要有身体的参与。如果人生有很多欢乐,你不会愿意切断与身体的连接;但如果人生有很多痛苦,你就容易想切断与身体的链接。我们总是容易忽略身体,直到身体生病了。

 

其实,每一种疾病都是一种表达,当我们压抑一些东西,不允许它在心理和灵性层面表达时,它会通过身体而表达。

 

可以说,每一种症状,都是一部分自我在说,但我们不倾听这种讯息,最终它不得不通过破坏性的方式来表达。

 

如果我们习惯于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时时安抚照顾它的话,很多疾病就不会因为日积月累而产生。身体的健康,不是想追求就能追求到的,也不能仅在身体层面上追求,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心灵和身体的融合。

 

带着觉知去练习

 

我有十多年的颈椎老毛病,各种理疗、推拿、针灸都只是舒缓一段时间,一旦我忙碌起来就又反复发作,睡眠不好,身体疲倦。试过练习瑜伽,是得到比较好的舒缓,但一直没能发自内心的喜爱,练习总是容易中断。

 

去年开始,忽然能静下心来,在练习的时候,哪里紧张就通过呼吸去放松,一旦放松之后,体位就能更深入。并能找到核心发力点,练习平衡动作时身体不容易晃动,能稳住。

 

每次,一场瑜伽结束后,全身上下经络疏通,呼吸深入又细长,似乎身体里的能量被激活起来了。能领悟到老师说的动作做到哪个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带着觉知去练习

 

也让我想起督导老师说的,大家要学习慢下来,要学习更专注。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坚持。

 

瑜伽是其中一种方式,它侧重身心灵的合一,讲究身体与心灵的联结。最终目的是,好与不好都接纳,没有分别之心,学会感知和扩容。它不是让身体优美,而是让心更纯净。

 

周国平老师曾说过:“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而《菜根谭》亦有言:“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好的东西,是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轮回。欲速则不达。坚持,身体会得到它的馈赠。

 

凭着直觉去感受

 

因为是春天,我很喜欢清晨在阳台上站一会。


天空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阳光就透过淡薄的云层,直白,又有些温柔,细细碎碎地落在阳台上。


看见树上的鸟儿欢快的飞来飞去,风儿呼啦啦的穿过屋檐,直扑扑的窜到我跟前。吸一口气,整个人清清爽爽的。

 

轻轻地闭上眼,任由思绪停留在这一片刻,内心渐渐地柔软起来。有阳光就很好,大自然有它与生俱来的力量。假若我们的心足够明净,会觉察一花一木,还会发现阳光一直在我们的身边,星星与路灯都透着光芒,簇拥我们往前走。

 

这一切,就在于你是否觉得它们重要?它们一直在,只是你那颗心是否还能感受?

 

记得去年曾经和儿子讨论过关于感受的话题。那天是送他去上乐高课,回家的路上,我问他:儿子,你觉得我开心吗?他说:这个我可说不准。

 

我对于他的回答有点诧异:你为啥说不准呢?他接着说:因为这个得问你自己。

 

我笑了起来,反问他:问我自己就准了吗?

 

他很坚定地说:是的,因为这个得你自己去感受,我感受不了。听完他的回答之后,我陷入了沉思。

 

是呀,多么简单的道理,开心不开心,不是别人眼里看到的,而是自己的感受。换句话说:开不开心是自己决定的,不是别人认为的。

 


作家桑格格说:我的写作不是从打开电脑敲字开始的,而是从看到一片树叶或者看到一只鸟,它感动我的那一霎那开始的。就是说,你把你的感受力打开的时候,你的写作就开始了。

 

感受,是由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啊,感受这个词,是我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会强调它的重要性。

 

以前我以为我懂,可是慢慢地我觉得我并不懂。

 

后来从儿子身上,我重新赋予它的存在。生活中,总是会有我们抗拒的东西,学着去臣服,单纯地感受。

 

那个当下,把光带进来。光出现了,黑暗就能消融了。慢慢地体验感受,内观我们的身体。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古人的智慧中,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两句话合起来,也许已经把人的自我与他人或世界的关系概括得很全面了。

 

和而不同的前提是和,是说自我与他人属同类,又有不同。求同存异则不同是前提,所以求同,不能求同的,就存异。

 

其实就是主观意志与客观事实的关系,但我们经常会对事实不够客观,导致关系里容易出现冲突和对抗。

 

当我们的生病的时候,我想,它还是能起些作用,能唤醒你本能的觉知,实实在在的告诉你该怎么去做。就跟身体一样,不爱惜它,它会以另一种形式与我们共存,给我们警醒。

 

接纳局限,拥抱至善力量

 

心理讲师课是我最难忘又倍感压力的课程,与传统的讲师课不一样。它贯穿教练的形式,以客户思维为导向,融入心理学知识,课堂重在体验。

 

我们在马老师的引领之下,创造了一种开放的、自由的、向上的、互助的课堂氛围。

 

每次上讲台,都是新的开始,运用新的技巧。而每次讲完后台下的同学会进行客观的点评,最后是老师点评。优点与缺点都很坦然。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T同学,记得他第一次上台的时候,讲了一句话就说不出话了,停顿了一分钟就走下台,他说我卡住了。

 

马老师说:T,你看看换一个词,不说卡住了。T同学想了想,说:那就顺口气吧。嗯,很好,顺口气。就这样顺着这口气,T同学把他的故事分享出来了:他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贪玩没认真学习,那天在课堂里突然被老师提问,懵掉了,话也说不利索,全班同学哄笑起来。

 

那个笑声,成为他心里无法跨越的阴影。从此以后,他不再在众人面前发言,甚至手机微信都不敢发语音,从事的工作也是不需要人际交流。

 

听着他的故事,令我心酸,也有很多的感触。他的勇敢,他的无助,他的能量。在这个空间里久久回流着。

 


马老师说,希望自己做一座灯塔,能为我们引航。她还说,希望自己能够随时发现我们的卡点,帮我们捋一捋。我在这里,找回了我久违的力量。从最初不愿意发言,到最后总是主动发言。

 

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探索,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局限,慢慢地衍生出许多的可能性。心怀善意,用真诚与人相待,在这种真诚里面透露出一股鲜活与认真。

 

先改变自己,再改变别人

 

团体体验课是我很喜欢课程。刘勇老师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在里面,看似特别轻松,但很多时候就一句话能把我们点醒。

 

当时有位同学谈了关于她老公与她的日常交流,要么反馈不积极,要么不回应。但会一直坐在那。老师只说了一句:不回应就是最好的回应。

 

这一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旋,我想,为什么说不回应就是最好的回应呢?不是应该要沟通的吗?忽然想起我和老沈的沟通,也有这种情况。有时候,我一个人叽里咕噜说一堆,他要么回应少要么不回应,但会一直在那里。其实那种状态我也是不高兴的,因为我是希望互动的。

 

后来我明白了,不回应就是最好的回应。深以为然。语言,有时候是一种禁锢。容易词不达意,令我们着了文字的相。而忽略了事实的本质,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那位同学继续说,她与老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她希望他老公做一些改变。那个时候,老师让另外一位同学演她老公,模拟他们在家的对话场景。  

 

当说到高潮的时候,那位同学突然哭起来,边哭边说:老师,就是这样的,我老公在家就是这样对我的。然后再也说不出话,一直在哭。

 

哭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哭是那个当下最好的途径,也是她心里情绪的呈现。

 

我在看到她情绪崩溃的那一瞬间,依稀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原来,别人的人生有自己似曾相识的影子。

 

老师说,你为什么要去改变你老公?你改变你自己就行了。

 

同学问:我改变自己了就会好起来吗?

 

老师说:你先尝试着改变自己。

 

当我们的情绪被触动的时候,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触动了我们情绪的那个人身上,其实就是累积内在力量的开始。

 

要时刻保持与自己的链接,假若我们失去了与自己的链接,我们就会拼命与别人去链接,别人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将远远胜于自己。

 

我们渴望爱,可我们又都沉浸在自己的小我中,自恋地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并试图将自己的小我强加到周围的人身上。而一个人对我们越重要,我们这种强加的动力就越强,所以,对爱的渴望反而成了压制彼此的精神生命。

 

所以真心希望,愿我们有勇气用真实去爱人、也用真实去期待被爱。这个过程固然艰辛、不安、充满焦虑,所得的回报却会无比丰盛。

 

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身心灵是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的关系,当身心健康的时候,就可以走入的层面了。若有太多的负面思想和情绪霸占了我们的内在,就不能那么着急进入灵的层面,否则容易令自己受伤。

 

当我们的内在不再受到负面情绪和思想的控制时,我们的内在空间,也就是灵性,会逐渐扩大。这时,我们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喜悦与和平,这是外在的物质世界无法给予我们的。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我们自己而实现。如果我们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保持通道开放才是关键。

 

自性本来,再生世界

 

起初我选择研修课,很大原因是为了沙盘游戏,针对儿童的心理治疗,沙盘游戏是比较合适的治疗方式。沙盘的象征意义又融合了东方文化,奇妙的意象世界。

 

我记得那次主题是国家,我选了一栋房子、一座桥、一个代表守法的人。之前几回,我从未尝试过开辟河流。拿沙具的时候,我虽然还没想好如何开辟河流,但就有种直接想拿一座桥。房子代表,桥代表通道,人代表每一个守法的中国人。

 

轮到我摆放的时候,我就先开辟了河流,把桥架上。有了水,就觉得沙盘有了生命力,仿若整个盘都流动起来。那个瞬间,内心无比喜悦。

 


原来,沙盘的一沙一世界就是这样来的。它可以有无限的创造力,由此引出我们的自性来。这个世界,自由,安全,不被干扰。又会让你发现一些,从来不敢去面对的事实。仿佛有些不曾发现的东西,突然豁然开朗的感觉。

 

水是沙盘的生命,蕴含着再生的潜能。像潜意识一样,水滋养并孕育着生命,总是拥有我们有限的意识范围之外更多的内容。作为一切可能的守护者,在我们通往自性的旅程上,水具有滋养心灵所需要的所有特性。

 

致虚极,守静笃

 

精神分析的魅力是-无论你做什么,都是心中那股完全无法被觉察到的力量所决定。它用自由联想觉察人类心灵,吸收精华并转化为己用。

 

再有就是我的督导老师,她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曹老师。起初在上精分课程理论知识的时候,就被她身上那股安静的力量所吸引。后来她又给我们上督导课,外在看起来很普通,她不会让你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但又不被忽视的存在着。

 

在她那张脸和眼睛里,没有很激烈的东西,没有压迫、强制、恐惧的痕迹,也没有因为匮乏而带来的强烈欲望。我只感受到舒服。

 

她在给我们分析案例的时候,引导我们以陈述句去描述,不反问,不加以评判,只谈联想和感受。这样的学习在不断地累加,我尝试着把老师的观点和生活连接起来。是的,她让我们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不加以主观评判。

 

记得有一回,有一位同学特别刁难,老师不急也不怒,没有直接回应他的问题,而是慢慢地引导。就像一面镜子,让那个同学自己去观照,没有批判之心,更没有高低之分。

 


我忽然想起庆山写的《夏摩山谷》,其中里面有一句是这么说的:我们传递出来的身心宁静,是送给他人最好的礼物。

 

因为这样的人,让你如沐春风。我们的生活里,在城市中,人是隔离的孤岛,看似身边很多人,但大家都被手机那些不相干的新闻和视频占据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能力,在流失。久而久之,人所散发出来的气质,是焦虑不安的。

 

曹老师常对我们说:每一次的咨询都是新的开始,每次开始咨询前先要令身心安静下来。学会接纳沉默,引导来访谈感受。来访在这个空间里感受到被理解,他对外的攻击力就会少一些。

 

去年十月份开始接个案,新手遇到的问题我都遇上了,每次反思,查找资料,同辈督导。每次向前迈一步,可以慢一点,但一定要稳。而曹老师的那些话早已烙在心里,慢慢地能找到共融之处了。

 

写在最后

 

在心理学领域里,我只是刚开始学走路。很庆幸的是,机构给了我很多的支持和实践的机会,让我可以在这里慢慢地稳稳地靠近知行合一。

 

其实,在自我成长的路上,改变经常是从细节开始的。当一些不同于以前的细节发生后,当我们有了一些新的细小的体会后,如若我们信任它,充分吸纳它带给我们的收获,并将这一收获扩展到生命中的其他领域,好的改变就会发生并逐渐巩固下来。慢慢地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最终疗愈自己。

 

我身边很多朋友喜爱心理学,有一些想要从事心理学领域的愿心。我无法给出建议,因为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尝试与实践,别人的经验及建议,不一定适合自己。

 

我转型往心理学领域,并不是突兀的决定,像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过往的工作经历,以及自己的偏好,似乎都能兼容起来。

 

这个领域并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可以说它更多是一条孤独的路,需要独自去面对和承受。我选择它,是遵循内心的指引,更多是选择了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

 

这几年浸泡在其中,最大的收获是,慢慢地能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也并不是没有情绪了,而是当有情绪的时候,对它的存在有了更好的了解,不再轻易被它们所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