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孩子成才的3大因素

2022-06-11
在很多父母看来,上大学、上好大学是培养孩子的第一目标。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精心给孩子设计着美好的未来,为了达到所期望的目标,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千方百计的为孩子“助一臂之力”,甚至有些家长在孩子一上学就开始了孩子的高考倒计时。

上大学,上好大学,已成为家长最为关注的“长盛不衰”的社会话题。

所以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首先孩子得考上好的大学就算成功,就算成才,再往后面讲,其次就是找到好的工作、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或者赚了很多的钱……



然而,更多时候父母需要反思他们所定义的成才是什么?

它真的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一条成才之路吗?又或者说是这只是父母主观要求的,是父母通过自己以往的经验所定义的呢?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人们的生存方式也应多样化,成才的路也并不是单一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做什么,只要目标明确,每个人都能够成才,只不过是在不同的领域成才,成才的“内容"有差别而已。

所以,家长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孩子将来上不了大学并非不能成才,并非只有成为专家才是成才,各行各业都可以成才。

阻碍孩子成才的因素有哪些?


成才的道路千万条,但阻碍孩子成才的因素有这么几个。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专注力、内驱力、学习能力,等出现问题都可能是孩子成才阻碍的因素。然而,孩子无论是专注力,内驱力,学习能力……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弥补的。

孩子成才就如同在建一座高楼,楼能建多高,就要看我们的地基有多牢固。儿童青少年时期正是帮助孩子成才的关键时期。

所以,我想从孩子成才的底层逻辑,来谈谈阻碍孩子成才的三大因素:

#1

情绪管理


0-3岁的孩子最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这一阶段孩子开始建立对外界的安全感。

父母的情绪失控,脾气暴躁容易使幼儿胆小懦弱,缺乏安全感,长期在父母情绪失控的暴力语言和暴力行为之下,幼儿会形成胆小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特点。

幼儿胆小懦弱的心理特点会影响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候意志力的发挥,抗挫折能力差,不敢挑战和适度冒险。

幼儿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特点会使得幼儿不愿意离开家人独立完成事情,缺乏自主能力和融入集体的能力。


同样的父母情绪不稳定也容易使幼儿形成急躁性格,缺乏社会交往技能:父母缺乏情绪管理能力,遇事就发泄最原始的情绪,这样的暴躁处理方式给幼儿做了一个坏的榜样示范,幼儿评价能力低,模仿能力极强,他们会认为问题解决的方式就只能是急躁处理,久而久之幼儿便会形成急躁性格。

同时急躁的幼儿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也会过于暴力,不能有效处理与小朋友间的人际冲突,不利于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2

独立自主


孩子在3岁之后需要建立一个重要的能力——自主。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三岁左右的孩子,当你问她要睡觉吗,她会说:“不要”、问她去吃饭吗?她也会说:不要。事实上,这并不是她实际的意愿,她说的不,只是她想去自己表达。

这个时的孩子开始形成自我意识,主动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父母就会不经意间剥夺孩子的自主权。

许多家长在对孩子早期教育中忽视了对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对孩子生活包揽一切,使孩子的创造潜能受到抑制,思维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僵化,缺少健全独立的人格。



过分的保护只会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立性受到压抑,自尊心受到伤害,或者形成倔强、暴躁的性格,或者形成胆小怕事缺少主见、自卑的懦弱性格无形中为孩子日后成才设置了障碍。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尤为重要。

给孩子创造独立自主的机会,家长应了解孩子心身发展的规律,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培养其独立自主能力创造机会。比如,怎样把衣服叠平整,怎样把被子叠整齐,吃饭前如何摆放好凳子、筷子。

家长洗衣服时,孩子来帮忙,不妨给他一个手帕或手套一类的小东西,在他学习的过程中,教他要领,鼓励他,这样既从而保护了孩子可贵的积极性,又使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快得到发展

#3


自我同一性


青春期三大问题: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未来要做什么?

个体发展到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关于同一性的建立,我想聊聊我的一个个案的故事:

案主在做咨询之前,被身边的人说有撒谎的倾向,喜欢偷东西,对自己未来生活并没有什么规划,平日里也只会沉浸在言情小说,肥皂剧之中。

在这段咨询过程中,她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一名作家。她也朝着这个目标去做了,她开始把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变成文字,平常会早起看书,阅读名著,自己写一些小说,并将自己的小说与同学分享。

在这一年的咨询中,我能清晰的感受到她的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以及她内心蓬勃的能量,我确信她已经找到人生的一个方向,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一些事。


在结束高中学习生活之前,似乎很少的孩子能够达成自我同一性。而就算是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也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做出决定。


对很多人来说,同一性的建立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想做什么,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无法成功地做出选择,或者他们会逃避思考问题。缺乏兴趣,孤独,对未来不抱希望,或者可能很叛逆。他们宁可塞着耳塞听音乐或睡觉,也不愿意接触父母和老师。

对“成才”的理解,虽然说法不一,但“成才观” 的大致方向还是一致的。然而培养孩子的成才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总的来说忽视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才是阻碍孩子成才的一大病根。


人的成才是教育的结果,那么请家长们积极地教育孩子,顺应孩子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帮助孩子克服各阶段的发展问题。

要相信别人的孩子能成才,你的孩子当然也可以成才!






每天一点心理学

yimi psychology


剧场效应

剧场效应(theatre effect),这其实是经济学名词,但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所以说这并不妨碍在这一专栏中学习它。

 

这个名词最早由卢梭提出,而经济学中的剧场效应是指在一个剧场中,大家都坐着看话剧,此时有一个人站起来看,那么他能看的更清楚,但是他需要站着受累,其他人也为了看的更清楚而站起来,越来越多的人站起来。



yimi psychology


最后大家都站起来了,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甚至更差的效果。更悲剧的是,大家都累了,但谁也不会选择坐下,因为谁坐下,谁就啥也看不到。

 



yimi psychology


事实上,教育中也存在这个剧场效应,从学校到家庭,从家长到老师,在这个教育圈中可能仍然会存在着剧场效应,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攀比,受害的是孩子。


其实虽然有剧场效应的存在。但须知不是非要看剧不行,即使是看剧,也不一定非要到那同一个剧场,看那同一部剧。


人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选择,不要觉得非得和所有人一起乘坐高速行驶的列车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