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有些儿童可能天性开朗、好奇、活泼,但是却总是沉浸在自己的节奏中开心地玩耍,很少与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关系,这与人们的常识有点相左,开朗、活泼的人不是很容易交到朋友的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没有朋友的邦邦
邦邦来到心理工作室的时候,是办公室的人员最活跃的时候。他会拿起你的彩笔在你的记事本上划拉几下,也可能会拿起你桌上的玩偶捏几下,也可能会用他水杯里的水给你盆栽浇上几口。
总之,邦邦就像在弹钢琴,他所到之处叮铃作响,座位上的人会连忙起身制止他的“好心”。
跟他一起心理咨询工作的时候,我好像去到了外星球。
邦邦说学校有个男同学耍流氓,他把一个女生堵在厕所里,想要摸女生的胸,他原本是在旁边什么都没做,但是被女生看到自己之后,他就被女生臭骂了一顿。
听起来这是一个很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邦邦作为一个旁观者为什么会被女生臭骂呢?女生这么厉害为什么不直接骂对她耍流氓的男生呢?
我保留很多问题继续听邦邦的叙述。
邦邦说他们学校警察上门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一个男生从教室所在教学楼上往下扔椅子,刚好砸到了经过的学生身上。
学生马上打110报警,警察熟门熟路的来到他们学校,按照老规矩让学生把双方父母都叫到学校里、跟学校老师一起协商问题。
没想到扔椅子的男生爸爸是个暴脾气,来到学校见了男生,二话不说脱了鞋子就开始打男生。
男生抱头鼠窜到处躲闪,于是大家就看到了只穿了一只鞋子的男人举着手上的鞋子满校园追着男生打的画面。
听到邦邦讲述这个滑稽的场景,我猜这不是他自己捏造出来的,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些难过,难道像电影里说的“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什么?”
当教育在学校起不到引导学生与人为善的时候,需要靠法制来解决争端的时候,这好像是文明社会的悲哀。
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神圣场所,学生有什么事情是在学校解决不了的呢,需要警察经常上门呢。我更希望这不是真实上演的情景。
通过邦邦的描述,我发现他真的不会交朋友,明明他很想跟对方一起玩,但是跟对方见面的时候,他会嘲笑对方,或者给对方起个外号称乎对方,以别人讨厌的方式出现在对方面前。可想而知,邦邦是没有什么朋友的。
跟邦邦的父母做了家庭访谈,了解到邦邦从小就不太会交朋友,父母也没有把心思放在这个上面,而是给他报了各种辅导班,所以从幼儿园开始邦邦放学之后就会去到各种辅导班上课,然后回家,基本上没有跟同伴玩耍的时间。
邦邦的教育过程中,父母最看重的是他的学习,而忽略了交友的重要性。这也是大多数父母经常忽视的地方,从幼儿开始,儿童就通过游戏互动的过程交友,父母需要给孩子空出一些时间让他在同伴的游戏中提升交友的能力。
儿童游戏中的心理过程
发展心理学家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社会参与水平的不同,将儿童游戏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幼儿一开始的时候是不会参与到任何的游戏互动中。有意思的现象是有很多妈妈在孩子刚出生几个月的时候就推着小车带着孩子到人多的地方聚集,美其名曰带孩子多交朋友,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勉强孩子参与到任何的游戏当中,否则会破坏儿童对交友的兴趣。
接下来幼儿会喜欢到小朋友聚集的地方玩耍,这个时候他不会参与其中,而是拿着自己的玩具,站在旁边观看。看别人怎么玩、怎么互动,这个过程就是儿童准备参与游戏的过程,但是他还没有做好准备,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参与到跟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中。
这个时候你看到的场景是自己的孩子会去到有小朋友在的地方玩耍,并且是各玩各的。儿童具有参与其他儿童游戏的意向,凑近他人游戏的场所,并进行雷同的游戏活动,但没有相互交流,也不试图影响他人的行为。
到了这个阶段,儿童就进行了社会性的游戏,有了组织的概念,大家联合在一起游戏,但是各自为营,有的时候还会发生一些小矛盾,虽然是在一起游戏互动,但是各自的想法和游戏的规则没有达成一致。
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游戏中会出现一个孩子头,他一般会统一大家想要玩的游戏类型,并且做出明确的分工,这是有组织的实现目标的游戏过程。
伴随儿童成长,我们可以根据儿童游戏发展的过程,耐心的引导他融入到同伴的游戏互动中,这个过程切记不要强迫孩子。否则原本快乐的游戏就演变成了孩子巨大的心理负担。
邦邦的心理咨询是在沙盘游戏中进行的,我们通过了很多次的沙盘游戏,把他的那些破坏和冲动的能量释放了出来。
再回到现实的生活中,邦邦慢慢变成了一个能够遵守规则、按照规则行事的少年。
也通过心理咨询的互动,邦邦回归到了良性的沟通互动的状态,有礼貌、有回应、有摩擦、有解决的过程中。
游戏是每个人的天性。游戏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承担了孩子的情绪、幻想、未满足愿望的实现。当你能够跟孩子自在的游戏时,不需要任何的技巧和指导,你们的亲子关系会自然的更加融洽。
在孩子自由玩耍的时候,大人不要束缚中孩子探索的脚步,特别是幼儿时期,游戏互动比学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更重要。希望每个家庭在重视孩子学业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交友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