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我逃”,我们到底追寻什么样的亲密关系?

2023-04-23


两个相爱的人

创造了一座伊甸园,并开启了天堂之门

经验说:这不可能的

理性说:这不合理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刚认识的时候,他对我很关心,信息秒回,经常约我吃饭、看电影,我生病了,他请假陪我去医院,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后来,当我真正把我的心交给他之后,他却开始对我很冷淡,有时候我主动约他,他总说工作忙,实际上他根本没有在加班,我很难受,以为他不爱我了……但我不理他了,他又会主动来找我,对我嘘寒问暖,让我不知道他到底爱不爱我……”


“我没有主动去开始过一段关系,一般都是女生主动向我示好。一旦我们有矛盾,我知道男生应该谦让女生,可明显她是无理取闹,我就没理她,说实在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每次冷战最起码有两三天吧,我从来没有道歉过,有时第三四天可能会给她发个信息,问问要一起吃饭之类吗,如果她回应就当这事过去了,如果不回应可能继续冷战,最后就在冷战中分手了......”


在咨询室里,我听到很多关于亲密关系破碎的故事。刚认识时热情似火,关系确定了却不温不火;你越是想要靠近TA,就越感觉被推开;TA总是很独立,似乎不需要你,也不想让你依靠TA;吵架时,你想让TA哄哄你,但TA却玩“冷战”;看着TA心情不好,你想安慰一下,但TA却更喜欢“独处”……


你会发现,当你向TA迈一步的时候,TA就会退一步,你永远无法直观地感受出,TA到底爱不爱你,需不需要你。

 

像这样的“你追我逃”,“你走我回”在亲密关系中很常见。有人说,跟这样的人恋爱真的累,也有的人说,不知道该如何走进深度的亲密关系。


01

母婴关系,是亲密关系的原型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身处关系网中,和他人既保持着联系,也存在着距离。人是一种敏感的群居动物,一段良性的关系能让我们愉悦、倍感幸福,不健康的亲密关系会让我们疲惫、痛苦,想要逃离。

 

我们都渴望获得关系的滋养,但在人相处的过程中总会碰到诸多问题:明明可以和他人建立情感链接,但是却无法正常进入亲密关系;时常觉得没有安全感,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一直渴望感情却拒绝感情,一直拼命努力学习却一直自我否定,陷入被抛弃的恐惧;敏感细腻,小心翼翼地伪装自己,生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偏激、孤僻、颓丧、冷漠等负面情绪,没有特别能交心的朋友。


活着,要面对的事可真多啊,人生并不容易。幸好有爱情,它的出现就像焦灼的婴儿被送到母亲身边,婴儿感受到母亲,慢慢平静下来。那些焦灼中的煎熬、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母亲的怀抱里变得不重要。母亲的在场,世界是美好的。


年少时遇见爱情,它的魔力充斥着整个青春,虚幻又肆意,无尽纯粹的快乐,也伴随着激烈的对抗。也许在人到中年,生命过半,才慢慢从亲密关系中看见真实的自己,与过去和解。


面向成长,不可避免地要经受成长之痛,退行到生命之初的原始状态是一种可行的自我保护。哪里有成长,哪里也会有退行。爱情的发生,既让我们部分地躲避了成长的阵痛,也让我们重温了原初的母婴关系。


当我们经历过爱情,回头去看看,会发现,爱情发生的时候,都是我们在生命的某个时段,孤立无援又自我迷失的时刻。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在回忆自己曾经爱过的人时,想不清楚当初自己爱那个人什么,也会奇怪怎么就爱那个人爱成那样。




人终生都在内在渴望一个可以依恋的人,一段可以让自己依恋,不会被丧失感围剿的关系。那种状态就像是有一个人为我们在那里,它像呼吸一样地存在着,并不是为了满足某些特定的需要。在我们确认有个人为我们在那里,我们就可以在它处探索与追求。


就像一个孩子与母亲建立了安全的依恋,他就会安心胆大地向外探索。我们生命最初的亲密关系是来自于母婴之间的照顾关系,它是一种生命本能的需要,要求爱、安全、信任和稳定。



02

影响亲密关系的依恋模式


依恋类型依恋(attachment)这个概念,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来的,原本用来解释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1978年,他的学生Mary Ainsworth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Secure)、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回避型(Avoidant)。


安全型依恋:当婴儿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总是及时回应的话,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表现得更爱笑,不拘谨,容易交往。面对新环境勇于探索,并会寻求养育者的支持。比如:妈妈的离开,婴儿会感觉到焦虑,对妈妈有不舍,但是依然能够很好地和实验者继续玩耍,待妈妈回来之后,寻求和妈妈的接触,焦虑容易缓解,容易被安抚和重新去探索。


焦虑-矛盾型依恋:当婴儿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是否回应是不确定的,婴儿会努力找寻,表现得更容易紧张和过度依赖。面对新环境大哭大闹,不敢面对。比如:妈妈的离开,婴儿表现出极度不舍,感觉十分焦虑和痛苦,而待妈妈回来之后,一方面婴儿非常想要和妈妈靠近,另一方面似乎对妈妈有些“生气”而不愿意靠近;他们不容易安抚,保持紧张不安和黏人的矛盾状态。

 

回避型依恋:当婴儿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总不回应,态度冷漠,婴儿会陷入抑郁,表现得充满怀疑,无法信任他人。害怕也不会向养育者求助或寻找安慰。比如:妈妈的离开,婴儿没有明显的困扰、焦虑,在妈妈回来之后,婴儿依然没有很强烈地要靠近,回避和妈妈的接触,表现出受限制的情感。通常我们说的“乖小孩”就是这个依恋模式。


后来研究者发现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也有类似表现,且与幼儿时期的依恋模式基本一致。到1990 年,人际关系专家巴塞洛缪(Bartholomew)在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的基础上,提出成年人的四种依恋类型。


这四种依恋类型是根据两个维度的变化区分出来的。一个维度是“回避”,一个维度是“焦虑”。高回避者与人亲密时容易感到不安,低回避者与人亲密时感觉轻松。高焦虑者害怕爱人不关注自己,或因为自己不够好而离开,低焦虑者则不担心这些。


两个维度高低组合出来的四种依恋风格是:安全型(Secure)、痴迷型(Preoccupied)、疏离型(Dismissing-Avoidant)、恐惧型(Fearful-Avoidant)。除了安全型,其它三种可以合称为不安全型。



安全依恋型:不轻易爱,不轻易离开。比较随和地看待感情问题,能给对方被依赖的感觉,也保有一些独立。他们的内心倾向表现如下:“对我来说,在情感上与他人更亲近是相对容易的。”“依赖别人,让别人依赖我,我很自在。”“我不担心孤独或其他人不接受我。”他们往往对自己、依恋的对象有积极的看法,在亲密和独处时都会感到舒适。

 

焦虑型又称痴迷型焦虑型:容易陷入爱情,分手时难以舍弃。高度在意对方的态度以及感情的细节,容易产生不安和焦虑。他们内心倾向于这样:“我想和别人在情感上完全亲密,但我经常发现别人不愿意像我想的那样亲近。”“没有亲密关系让我感到不舒服,但有时我会担心别人不会像我重视他们那样重视我。”会从他们的依恋对象中寻求高度的亲密感认同感和反馈能力,有时会非常重视亲密关系,以至于过度依赖依恋对象。

 

与安全依恋的成年人相比,焦虑型依恋的成年人往往对自己的看法不太积极。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只有在与依恋对象接触时才会消退。某个程度来说,他们想与恋人是共生的状态。

 

回避型又称疏离型:走入关系不难,难得是走入内心。他们渴望高度的独立性,对独立的渴望常常表现为完全避免依恋,经常否认需要亲密的关系,甚至可能认为亲密关系相对不重要,有强烈自我保护的被动防御。


他们倾向于:“没有亲密的情感关系,我很自在。”“对我来说,感到独立和自给自足很重要。”“我宁愿不依赖别人或让别人依赖我。”倾向于压抑和隐藏自己的感受,并且倾向于拒绝,通过远离来表达拒绝。 

 

矛盾型又称恐惧型:矛盾纠结,爱得模糊,分得痛苦。对于感情,总是忽远忽近,不知道自己的心安放在哪里。成因可能与童年时期的经历有关,例如缺乏稳定的依恋人际关系,也或许是养育者一个严苛一个溺爱,同样的行为经常得到不同的反馈,使得他十分矛盾。也可能是曾经有一段亲密关系出现过重大的问题或伤害,导致他们开始恐惧亲密关系。


他们倾向于:“与他人亲近让我有些不自在。”“我想要情感上的亲密关系,但我发现很难完全信任他人或依赖他们。”“有时我担心如果我允许自己与其他人过于亲近,我会受到伤害。”他们往往对情感上的亲密感到不舒服,有时和自己及其依恋的对象会有无意识的负面看法。通常会认为自己不配得到依恋的回应,并且常常怀疑依恋的意图。寻求较少的亲密感,并经常压抑或否认他们的感受,不太愿意表达感情。

 

每个人的依恋类型不都是典型单一的,有的人是两种类型的交叉。甚至有人在两个维度上都居中,这样的情况不属于任何一种依恋类型。就算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和情境下,也有不同的类型表现。


并且,依恋类型在后天是可以变化的,不同时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比如会受经历的影响。经历过感情失败的人,会本能地保护自己以免再次受伤,所以会向不安全型变化。比如,有可能,面对自己喜欢的人表现出焦虑型。而面对不喜欢的人,就变成了回避型。



03

“你追我逃”的背后是什么


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亲密关系,因为并不了解自己。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就会被潜意识操纵着去寻找熟悉却很可能“有毒”的旧模式。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寻找那些能给我们的旧模式以“肯定”的人。

 

比如亲密关系中常见的“追与逃”:一个焦虑型依恋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找回避型依恋的人,因为焦虑型依恋的人习惯了自己的情绪饥渴状态,他们总需要安慰,而过度的情绪需求让他们总在寻求满足,他们习惯了这种不断寻求的状态。

 

于是,回避型依恋的人满足了焦虑型依恋者的这种“需求感”——于是,一个不断需求,一个总在回避,好像还挺“契合”。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人,他们总会不自觉地和焦虑型依恋的人在一起。因为回避型依恋的人总想忽视自己的显性需求,总想回避需求,他们需要一个焦虑型依恋的人来展示需求和抢夺注意力。

 

就这样,回避型被焦虑型身上的热烈温暖所吸引,焦虑型也为回避型的稳重可靠而着迷。他们很快地陷入爱河,但相处久了,冲突伴随而来。


在吵架时,焦虑型的人打去夺命连环CALL或信息轰炸,想拉着对方尽快地讨论出个“所以然”。而回避型的人却像一个缩进厚厚壳子里的乌龟,当对面焦虑型已经发过来几百字的小作文时,他还没吭出一声。


焦虑型的人对关系中的风吹草动过于敏感,容易被强烈的情绪和感受淹没,总想侵入对方的空间。回避型的人显得疏离和冷漠,总想要独处,用不去理睬的方式来假装问题并不存在,不愿与对方沟通。直到一方攒够失望而选择离开。


于是,在这种亲密关系里,俩人早年关系中的创伤也被激活。焦虑型会把回避型的不主动沟通,理解为对她的抛弃;而回避型会把焦虑型的指责,看作是对他的拒绝和控制。



当依恋创伤被激活时,我们虽然身在当下,心却回到以前。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小女孩离开自己温暖的森林小屋,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走着走着遇到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动物,她觉得很害怕,赶紧跑回家。这时,来自健康家庭的小孩会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她的父母会陪伴她并好好调查,确定这个动物是安全的,鼓励孩子明天重新出发去探索。


来自不健康家庭的小孩发现自己被锁在门外,她疯狂地敲门祈求帮助,好像后面有凶猛的野兽快要追上她一样。她看到了门后面的灯光,那一丝希望鼓励她更加急切地拍打家门,但是没人来救她。她越是求助,越是绝望。


在恋爱中执迷的恋人还在疯狂地拍打着门,但时过境迁,现在他们拍打的不再是父母的门,而是“目标”的门。他们孤独、绝望,被抛弃,他们深信那扇门后面有唯一的解药。尽管他们理智上清楚,小木屋现在的主人是他们的“目标”,但门后面透出来的一丝希望让他们像小时候一样狂喜——那是再度找回最初幸福的希望。


我们都知道这有多么让人恐惧,也知道抓住一星半点的希望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因为,那是来自于生命本能的渴求。



04

在创伤中唤醒真实的自己


其实,童年创伤带来的依恋模式并非永恒不变,在很多的研究发现,在同一个人中,婴儿依恋行为和成年后的依恋行为之间只有适度的相关性。它可能是类似的,也可能是相反的。一系列因素影响着我们对感情的期望和行为,包括基因影响的气质。


我们的关系在后天的环境里,也会发生变化。影响的因素可能跟我们自身有关系,比如我们的学习好,老师、同学都特别喜欢我们,又或者遇到一个对我们很好的人,这些来自爱的滋养会不断地给我们的心灵增加养分,让我们看见自己的价值,并感到安全。


假如我们仍然还被创伤折磨,那是时候要改变了。需要孤独地站在黑暗中,有勇气去等待转变与发展,有勇气仰仗自己的信念。这种勇气不是凭白无故来的。需要我们在健康有活力的时候去学习,获取,转化。遵循心里想要的那个方向,尝试着往那里走,可以慢一点,但不要停下来,虽然终点是未知的,但一定不会比当下更痛苦。


1.耐受孤独的能力

人生而孤独,最终陪伴自己的人只有自己,如何与自己相处是重要的功课。叔本华曾说“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多去觉察独处的状态,去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又或者是什么都不做,单纯地放空自己。


2.去理想化

放下我们对他人的期待,当选择和一个人在一起,不是期待他将来会完美,而是接纳当下这个真实不完美的他。也放下我们理想化的自己,放下自恋的部分,承认自己的局限,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3. 找到自己的价值

伤痛是一扇窗,如果我们能勇敢地不带任何责备和挑剔去观察自己的过去,那我们就能看到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及怎么产生的,也能找到补救自己的行为的方法。在大自然里,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在我们身边,不会有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的存在,是有属于他的价值。爱自己,并非是来自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而是富养自己的精神世界。比如,交一些有能量的朋友,读一些愉悦的书籍,增加一些兴趣爱好,做一些利他的事情.....

上一篇:财富流沙盘——让身为芸芸众生的我们,找到了活出自我的方法

下一篇:个案故事 | 我要如何应对帮忙带孩子的强势婆婆?